助听器的设计具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助听器必须足够小的体积(以便置于人耳之中或其后部)、极低的运行功耗且不得引入噪声或失真。为满足这些要求,现有的助听器件消耗的电流低于1mA,工作电压为1V,并占用不到的硅片面积(通常这意味着两个或三个元件需要彼此堆叠放置)。
典型的模拟助听器由具有非线性输入/输出功能以及频率相关增益的放大器所组成。但是,与数字处理相比,这种模拟处理的缺点在于其依赖定制电路、不具备可编程性且成本较高。相比于同类模拟器件,近来的数字器件已经在器件成本和功耗方面有所改进。数字器件具有的最大优点是其处理功率和可编程性的改善,它使得设计能够针对特定的听力受损情况和环境对助听器进行客户化设计。可以采用较为复杂的处理方法(而非简单的声音放大和可调频率补偿)来使传送到受损人耳的声音质量有所改善。但是,这种方案的实现需要仰仗DSP所具有的复杂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