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技术
  •  2012/11/22 0:00:02

    Cochlear公司使用NILabVIEW与PXI开发植入式助听器测试系统

    Products:  LabVIEW, PXI/CompactPCI, TestStandThe Challenge:  使用商业可用的技术建立混合信号的自动化测试系统,以减少新一代植入式助听器的成本与开发时间。The Solution:  使用 NI LabVIEW、PXI 电... 阅读全文>>
  •  2012/10/22 11:41:09

    增强患者满意度的新解决方案—耳道式受话器技术(RIC)

    听力保健专业人士遇到最大的选配挑战是如何满足助听器佩戴者高度的期望,因而不断寻求现代技术以提高噪音环境里的言语清晰度和聆听舒适度。研究表明用户希望助听器使用简易有效、美观、佩戴舒适并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1]。近年新出现的耳内受话器RIC技术和一系列创新自动技术结合在一起满足这些需... 阅读全文>>
  •  2012/8/22 10:21:38

    频率对响度的影响

    人耳对不同频率的纯音有不同的敏感度。1kHz的纯音在0dB HL时就可被察觉;而20Hz的纯音则在70dB HL时才可被察觉。这种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敏感也表现在听阈以上的情况。所以当不同频率的声音有同样响度的时候,它们的强度并不一定是一样的。这样就产生了等响度曲线,即把不同... 阅读全文>>
    标签:频率 影响 
  •  2012/7/6 12:21:59

    自制廉价实用的助听器

    以下是来自国内电子发烧友的作品,希望更多专业人士为中国的助听器生产添砖加瓦.  附图的助听器电路,具有高灵敏度、低功耗、低价位和重量轻等特点。音频信号由电容话筒检测再用7411C组成的两级运算放大器进行放大。第一级IC741(ICI)组成高增益放大器.而第二级IC741(lC2)... 阅读全文>>
    标签:助听器 自制 
  •  2012/6/12 13:48:40

    骨传导技术:用骨头“听”声音

      在地铁里接电话却因为周围巨大的噪音听不清楚对方说话,这样的烦恼相信很多人都曾遇到过。“骨传导”技术的迅速发展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解决你的烦恼。  骨传导技术  大家小时候一定都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贝多芬晚年不幸失聪,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创作音乐,而他创作的方法就是用牙咬住木棒一... 阅读全文>>
    标签:骨导技术 
  •  2012/6/8 16:07:16

    行为测听

    如果您的孩子年龄太小或无法配合完成纯音测听,可以选用行为测试的方法,同样可以了解各个频率听力损失程度。针对不同的年龄段的小儿有不同的行为测试的方法,行为观察法适月于0—6个月小儿,视觉强化测试法适月于6个月—2岁半小儿,游戏测听法适用于2岁半—6岁小儿,不同小儿发育情况不同可能适... 阅读全文>>
    标签:行为测听 
  •  2012/6/8 15:41:43

    无线音频系统(FM系统)对听障儿童不同环境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

    数字助听器问世以来,人们对它的技术特征和临床使用价值一直都持肯定的态度[1、2],它使听障人士的生活质量和言语交流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即使是配戴了最先进的助听设备,也会在远距离、噪音环境、多人交谈、看电视、听电话等情景下存在不同程度的聆听困难。为了解决在公众场合由于距离、环境噪声... 阅读全文>>
    标签:系统 儿童 能力 影响 
  •  2012/5/26 13:50:54

    “嘴内助听器”再次获PE投资

    目前唯一一款无需通过手术,直接从牙齿,经骨导传送言语信号的“嘴内助听器”从2010年发明以来,便受到密切关注,中国听力学网也多次全面报道。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美国听力学年会上,该款助听器首次亮相,便引起轰动。据悉,由美国著名的PE(股权投资)公司Abingworth牵头的几家投... 阅读全文>>
    标签:助听器 投资 
  •  2012/3/8 12:38:59

    助听器有哪些种类?

    从广义上讲,只要是能把声音有效地放大,并传人耳内的各种电声装置,都可以看成是助听器,但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仅把佩戴式个人用电声放大装置称为助听器,而把集体用电声放大装置统称为电声补听设备。助听器可以作如下分类:   一、按助听传导方式分类   按照助听传导的方式划分,助听... 阅读全文>>
  •  2011/2/17 17:38:12

    数字助听器开拓是必然的技术支持

    助听器的设计具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助听器必须足够小的体积(以便置于人耳之中或其后部)、极低的运行功耗且不得引入噪声或失真。为满足这些要求,现有的助听器件消耗的电流低于1mA,工作电压为1V,并占用不到的硅片面积(通常这意味着两个或三个元件需要彼此堆叠放置)。  典型的... 阅读全文>>
TCP/IP备案号:粤ICP备09031017号